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国金期货:豆粕:北美销售影响渐弱 南美收获季压力渐显!

国金期货:豆粕:北美销售影响渐弱 南美收获季压力渐显

时间:2025-07-07 17:28:23 来源:瞒心昧己网 作者:焦点 阅读:362次

来源:正解局

中国庞大的国金市场需求,将倒逼芯片制造商想方设法冲破美国封锁,期货向中国供货。豆粕

最近,北美韩国统计厅发布的销售显数据显示,1月韩国芯片制造商的影响芯片库存与销售比达到265.7%,创下26年来的渐弱季压最高值。

韩国芯片,南美滞销了!收获

2年前,力渐华为任正非预言,国金全世界芯片过剩时,期货会有人求着我们买芯片的豆粕。

这一刻,北美来了吗?销售显

库存率,指的是商品库存与出货量的比例。

韩国1月的芯片库存率达到265.7%,创下26年来的最高值。

库存率高就意味着供大于求,产品卖不出去。

我们先看2022年全年的数据,根据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统计,2022年韩国芯片出口额以1308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7%。

虽然也在增长,但与2021年的28.3%增幅相比,相去甚远。

实际上,自去年3月芯片出口额达到131.2亿美元以来,韩国的单月出口额整体呈下降趋势。

今年2月,韩国半导体出口额为59.6亿美元,同比大降42.5%。

韩国芯片企业,日子不好过了。

今年1-2月,三星芯片业务亏损3万亿韩元(约合158亿元人民币),今年第1季度的亏损预计会达到4万亿韩元(约合210亿元人民币),这是三星芯片部门自2008 年第4季度上线以来出现的首次亏损。

SK海力士的报告称,在去年10月至12月期间,公司亏损14亿美元,这是该公司10年来的首次季度赤字。

芯片,对于中国来说求之不得。

为何还会滞销?

一是全球需求疲软。

消费类电子产品是芯片使用大户,占比60%以上。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12.1亿部,同比下降11%。

全球PC总出货量为2.851亿台,同比下降16.4%。

全球PC总出货量数据

需求不济,导致全球芯片供应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出现过剩,步入下行周期。

二是竞争对手崛起。

韩国在存储芯片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三星和SK海力士共占全球Dram销售总量的70%和Nand闪存市场的50%以上,是当之无愧的行业王者。

不过,美国美光正在缩小与韩企的技术差距,中国长江存储等中国芯片制造商在Nand闪存市场上正不断扩大市占率。

竞争对手崛起,挤占了韩国芯片的市场份额。

三是选边站队。

2022年3月,美国政府提议与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建立芯片四方联盟(Chip4),围堵中国芯片产业。

这刺激中国不得不逐步减少对韩国芯片的依赖,这导致2022年韩国芯片对中国的出口额大幅减少了31.4%。

四是逆周期操作。

所谓逆周期操作,是指在行业景气繁荣的时期相对保守,积蓄实力,在行业萧条衰退的时期逆势扩张,壮大规模优势。

规模优势,往往意味着成本优势。

正是靠着一次又一次的逆周期操作,韩国芯片才挤垮同行,迅速崛起的。

然而,与此前不同的是,不只是韩国,全球各大芯片巨头都在逆势扩张。

近几年200mm晶圆当量产能的趋势

此次韩国企业,不仅没有挤垮同行,反而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

韩国滞销的芯片,没那么好卖了。

芯片是韩国出口额最大的产品,占整体出口20%。

韩国芯片出口大幅下降,已经拖累了贸易出口。

韩国关税厅(海关)的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韩国录得475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是该机构自1956年开始统计数据以来最严重的贸易逆差,远超1996年的贸易逆差额(206亿美元)。

韩国历年贸易逆差曲线图

由于国内市场狭小,韩国实行政府主导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以“贸易立国”。

贸易出口下滑,有可能动摇韩国经济的根本。

受此影响,韩国央行已将韩国上半年GDP增速预期从1.3%下调至1.1%,韩国开发研究院也将增速预期从1.4%下调至1.1%。

韩国经济副总理兼企划财政部长官秋庆镐认为,如果芯片行业不能实现复苏,韩国无法在短时间内摆脱出口低迷的状态。

如何复苏芯片行业?

还是要看大环境。

遗憾的是,2023年的全球芯片产业依然不容乐观。

一方面,全球经济进入下行周期,需求难以提振;另一方面,产能过剩、消化库存需要时间。

基于以上两点,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协会(WSTS)估计,2023年的全球芯片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萎缩4.1%至5570亿美元。

芯片巨头的动作,更显悲观。

美国美光科技公司首席执行官Sanjay Mehrotra表示,芯片库存水平 “远高于我们的目标水平”,计划裁员约10%。

美国三大芯片制造设备供应商之一的LamResearch Corp(泛林集团)正在裁减约7%的员工,以求在不断下滑的市场中减少开支。

美国西部数据、日本的铠侠也相继公布了减产计划。

覆巢之下无完卵。

短时间内,韩国芯片要想扩大出口,只有降价一条路了。

降价也不是万能的。

降价不等于免费,总要有人买单。

2021年2月9日,任正非在太原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揭牌仪式后接受媒体采访时,预言:

将来全世界芯片过剩时,我想会有人求着我们买芯片的。

芯片过剩的时代,真的来了吗?

现在还不好说。

但是,全球芯片,现在确实滞销了。

供过于求,“求”就显得更重要了。

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将倒逼芯片制造商想方设法冲破美国封锁,向中国供货。

这将为中国芯片自主研发赢得了时间。

中国,得用好这个时间窗口。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国家药监局、海关总署:增设石家庄航空口岸为药品进口口岸
  • 两部门出台支持居民换购住房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
  • 英国激进减税计划事与愿违,英镑仍存贬值趋势
  • 证监会就行政处罚罚没款执行规则公开征求意见
  • 威胜控股:11月夺得累计价值约4亿元海外合同
  • 金迪克3位核心技术人员走了2位,研发总监杨骏宇离职,年薪87万比副总经理任晚琼、樊长勇都高
  • 获颁飞机型号合格证!一文带您了解国产大飞机C919
  • “卖一买一”退个税明起实施,降低改善性购房成本
推荐内容
  • 央行、银保监会: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对国有、民营等各类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
  • 新世界发展发布年度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12.49亿港元同比上升8.5%
  • 农行赣州分行原行长肖连斌任赣州银行行长
  • 12.47亿的光伏生意终止 帝科股份大股东提前大额“套现”
  • 逾7亿元资产遭查封冻结拒绝披露  ST星源八名董监高被警告及罚款
  • 中国中车两个月内发行130亿元超短融,用以偿还债务、补充运营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