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人民日报刊文:充分发挥保障民生对稳住经济的重要作用!

人民日报刊文:充分发挥保障民生对稳住经济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5-07-07 01:41:47 来源:瞒心昧己网 作者:热点 阅读:864次

赖德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遇到什么困难,人民日报我们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刊文发展思想”“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置于突出位置,充分实施政策、发挥采取措施、保障开展行动都要把是民生否有利于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民生连着发展,对稳抓民生也是住经重作抓发展。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人民日报形势下,要充分认识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稳住经济的刊文重要性,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充分拿出更大的发挥力度、更实的保障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治国有常,对稳而利民为本。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民生关系党的性质宗旨,也关系扩大内需和高质量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稳住消费。近年来,消费的基础作用持续显现,已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2021年,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4%。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因此,稳住和扩大消费是稳住经济的重要基础。要让消费者愿意消费、有能力消费,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目前,我国民生建设还存在短板。补上民生短板,提高居民收入,不仅能激发人民群众的消费潜力、扩大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而且能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稳住预期。经济主体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会对其经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加强预期管理对于稳住经济至关重要。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具备诸多战略性有利条件。这是稳住经济的客观基础。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有利于把稳住经济的信心和预期传递给广大市场主体和消费者。只要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增强其对各项稳经济政策的信心,从而激发出共同奋斗的力量,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稳住供给。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为劳动力流动创造更好条件,可以缓解企业用工紧张,增加生产供给。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促进创新。创造条件让科研人员潜心研究,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有利于充分激发我国巨量人力资本的创新潜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发展动能。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利于扩大投资。消费和预期的稳定,有利于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激发企业家精神,促进各类市场主体扩大投资,从而稳住和增加供给。

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兼顾当前和长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生事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保障和改善民生,既要立足当下,又要兼顾长远。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上。

立足当下,精准实施各项政策措施。受疫情影响和冲击最大的主要是中小微企业及其从业者。对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明确部署、出台系列政策,比如,实施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按规定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到期后进行补缴,在此期间缴存职工正常提取和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不受缓缴影响;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支持政策,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扩大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完善社会民生兜底保障措施,落实好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保障低收入群众基本生活,对临时生活困难群众给予有针对性帮扶;等等。各部门、各地区在不折不扣执行、使政策更好落地见效的同时,还应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出台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推出更多保民生惠民生的具体措施。

兼顾长远,实现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教育是民生之基。要加大教育投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提高教育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支撑。就业是民生之本。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改善民生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要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把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解决好。收入是民生之源。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的调节力度,尽可能减少人民群众因疫情所导致的收入损失。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要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切实发挥好社会保障体系的安全网作用。健康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要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紧围绕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娱乐)

相关内容
  • 临港现代化新城形态初步显现:接下去到十四五末是重要发展阶段
  • “羊了个羊”爆火 中小游戏公司在蛰伏中成长
  • 89家深市公司三季报预告业绩翻番 生物医药、新能源亮点突出
  • 若无俄专家参与 俄不承认“北溪”调查结果
  • 南华期货总经理贾晓龙会见天府好粮油有限公司总经理蔡康俊一行
  • 上市银行三季报持续预喜!杭州银行、江苏银行前三季净利同比增长均超30%
  • 增持、回购、分红等护盘手段齐上阵,保险股曙光要来了吗
  • 【育儿问答】4个月孩子背部直不起来是肌张力低吗?
推荐内容
  •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进入倒计时!比亚迪官宣涨价,专家:明年年初将有小规模“涨价潮”
  • 润歌互动10月17日上市:拟募资1亿港元 发行价为发行区间最下端
  • 蔚来比亚迪反攻BBA老家
  • 工银瑞信基金点评九月美国CPI数据:服务通胀推动核心CPI再超预期,关注两方面供需变化
  • 埃斯顿曹晶:数字化转型从内升式发展开始
  • 多家公司调整北交所IPO方案!发行底价最高下调40%,这3家公司已过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