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再迎防疫大考,仍离不开每位市民配合
要确保此轮疫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高效处置,首都市民未来一段时间仍离不开市民的再迎理解与支持。
11月20日下午,防疫北京疫情防控工作第419场新闻发布会通报,大考11月20日0时至15时,仍离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516例。不开近期北京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例数和新增社会面病例数呈现明显上升态势,每位波及范围进一步扩大,配合存在多点多面的首都市民社会面隐匿传播风险。同时,再迎进返京人员中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数增加,防疫存在一定的大考社会面传播风险。首都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仍离
近段时间,不开全国多地疫情有所反弹。每位北京此轮疫情叠加京外、境外输入及冬季流感等其他呼吸道传染病传播风险,防控压力明显增大,这也是与此前几轮疫情的防控形势有所不同的地方。因此,对于其复杂性不容低估。
就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北京多区倡议市民减少外出和流动,马路上车流少了,公共场所人流少了,广大市民朋友给予了积极配合。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要确保此轮疫情在最短时间内得到高效处置,未来一段时间仍离不开市民的理解与支持。
从过往的防控经验来看,在社会面隐匿传播风险未能被有效遏制的情况下,减少非必要的社会流动,对于以快制快迅速处置疫情有着非常突出的重要性。而当前北京正处于加快控制社会面传播风险的阶段。
为此,此次发布会明确要求,加强重点区、重点街乡社会面防控,进一步降低人群活动度;有部分重点区也在发布会上再次倡议市民周一继续减少流动,非必要不离开本区域。可以说,这些都是基于过去成功的防疫经验作出的部署。
新一轮疫情的到来,必然意味着一部分市民的原有计划、安排需要重新调整,生活、工作等各方面也会面临一些新的不便。但在客观的疫情形势面前,个体的配合也是落实防疫“四方责任”的应有之义。
在此前的每一轮疫情防控行动中,市民的积极配合与响应,实际上都是快速遏制疫情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面对新一轮来势汹汹的疫情,市民一如既往的配合与支持,同样至关重要。
当然,要最大程度遏制社会面传播风险,也要求各单位要当好“把关人”。如发布会就指出,要加强人员密集场所风险排查,严格出入管理,做好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疫情是优化防控“二十条”发布后,北京面临的首轮防疫大考,这对防疫的科学性、精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日前,北京市委书记尹力在北京疾控等部门调研时也指出,首都医疗资源、科技资源丰富,基层治理基础牢固,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更要有方式有办法控制住疫情。
此次发布会就明确强调,坚持“第九版”,落实“二十条”,分类优化细化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加大全市统筹,实行区自为战,相互协作、形成合力,以最短时间遏制疫情快速上升势头……这些做法,一方面是积极对标“二十条”的具体要求,另一方面,也回应了社会对于防疫的新要求、新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发布会还明确,切实保障市民正常生产生活。如要深入细致开展工作,及时受理涉疫诉求,回应群众关切,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加强困难群众救济保障等。
做好这些具体工作,既是以实际行动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也是与市民对防疫的理解、配合相向而行,有利于最大程度凝聚抗疫合力。
相信有全市高效统筹,各区相互协作,市民积极配合,北京一定能尽快遏制此轮疫情上升势头,助推生产生活尽早复归正常。
(责任编辑:百科)
- ·北京市副市长杨晋柏:今年前9月北京跨境人民币结算突破6.8万亿元
- ·美媒:俄乌冲突五周以来,美国将首次向乌克兰移交苏制坦克
- ·新时代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 续写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
- ·自述:愚人节这天,我接到流调电话说“核酸异常”,但之后的传言,我不信……
- ·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进入倒计时!比亚迪官宣涨价,专家:明年年初将有小规模“涨价潮”
- ·穿越烽火线送同胞回家!《环球时报》全景记录中国公民撤离乌克兰大行动
- ·浙江:“台铃”等9批次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不合格
- ·周黑鸭放下“高贵”:盈利能力疲软 放开特许经营
- ·上海:到2025年培育或引进100个以上创新药和医疗器械重磅产品
- ·进军全球电动车充电领域:比亚迪与壳牌计划成立合资公司
- ·建立金融科技良性循环体系 促进全球经济实现合作共赢
- ·教育部部署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治理“回头看”工作
- ·西藏今年181个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404亿元
- ·证监会:明确境外监管机构在中国境内进行调查取证或开展检查的应当通过跨境监管合作机制进行
- ·东方雨虹:全力以赴,勇毅向前
- ·巨亏20亿,“快运第一股”大败局?
- ·AMD/NV/Intel不用背锅了 Win11系统DX蓝屏问题将修复
- ·新一轮价格上涨开始酝酿 全球最大化工基地或将停运!
- ·罕见!“中字头”掀涨停潮,1200亿中国联通强势封板,中铝国际港股大涨24%!易会满重磅发声,首次提出……
- ·4月1日操盘必读:影响股市利好与利空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