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涨幅1.07%! 7月末我国外储规模环比增加328亿美元!

涨幅1.07%! 7月末我国外储规模环比增加328亿美元

时间:2025-07-07 18:44:32 来源:瞒心昧己网 作者:焦点 阅读:232次

每经记者 肖世清 每经编辑 陈星 

8月7日,涨幅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月末截至2022年7月末,国外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041亿美元,储规较6月末上升328亿美元,模环美元升幅为1.07%。比增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加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表示,涨幅2022年7月,月末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稳定,国外境内外汇供求基本均衡。储规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充满挑战,模环美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比增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较大。加亿但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涨幅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继续支持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王春英称。

7月末外储规模环比上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外储规模在6月经历下调之后,7月迎来回升。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713亿美元,较5月末下降565亿美元,降幅为1.81%;截至2022年7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1041亿美元,较6月末上升328亿美元,升幅为1.07%。

谈及7月外储规模回升的原因,王春英表示,国际金融市场上,受主要国家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前景及通胀预期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主要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当前影响我国外汇储备波动的主要因素依然是汇率因素和资产价格变化因素。”

温彬从汇率因素角度分析指出,7月末美元指数受通胀预期抬升、美联储加息等因素推动,较6月末有所上涨,非美元货币中,欧元、英镑均下跌,日元上涨,综合来看汇率因素导致外汇储备的非美元部分出现小幅折价。

“从资产价格因素看,7月份因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升温,主要国家债券收益率下降,价格上升;全球股票市场从前期低位反弹。股债两方面资产价格变化推动外储规模上升,且上升幅度超过汇率折算带来的下降影响。”温彬指出。

外储规模将保持总体稳定

在剔除汇率和资产价格因素后,温彬还认为,因国际收支导致的外储环比小幅增加,这表明7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平稳,境内外汇供求保持基本平衡,国际收支经常项与金融项大概率依旧是“一顺一逆”状态,且顺差因素略强于逆差因素。预计7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依旧维持较高的顺差规模,推动经常项保持顺差。金融项下,预计直接投资保持净流入,而证券投资净流出规模则有望缩小。

温彬认为,从今年上半年我国国际收支来看,经常项目和直接投资等国际收支基础性项目保持较高顺差,为人民币汇率稳定和外汇市场平稳运行奠定了基础。当前全球多国通胀水平居高不下,经济“滞胀”特征显现,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随着各项稳经济的政策措施效应不断显现,我国经济将继续保持复苏向好的态势,有利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王春英指出,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充满挑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性较大。但我国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将继续支持外汇储备规模保持总体稳定。

(责任编辑:知识)

相关内容
  • 法国公布失业保险改革方案 2023年受益期缩短1/4
  • “世界超市”义乌在迪拜开出首个海外分市场
  • 聚焦汽车智能化 长城基金“新能源周周讲”第十期6月30日开播
  • 外交部:针对女性的性别歧视是美国长期无法掩盖的人权恶疾
  • 浙江完善惠民保:争取两年实现省级统筹 推进制度可持续发展
  • 女子违规穿越保护区身故保险公司被判赔,法院:应对“免责条款”充分提示
  • 港交所前行政总裁、滴灌通创始人李小加:金融大时代 香港的角色“不可或缺”
  • 俄经发部:俄罗斯5月GDP同比下滑4.3%,1-5月同比增0.5%
推荐内容
  • 专家:加快完善契合国企等各类型企业特点的估值方法,扭转国企在资本市场大幅“折价”的趋势
  • “长三角G60科创之眼”一期今天开工 打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策源主阵地
  • 乌克兰与欧盟签署一“免签”协议,这意味着什么→
  • 银行理财“破净”潮渐退,逾2000只产品“上岸”
  • 中国恒大:接获联交所的额外复牌指引,本公司股份将继续暂停买卖
  • 6月29日17时至30日8时,南京新增5例阳性病例